大连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和肠道菌群移位有关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和肠道菌群移位有关
翻译:姚冬梅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摘自:Hepatology. 2015 Nov 24. Accepted manuscript online
背景:
前几项动物实验结果已显示了肠道菌群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但是,目前尚乏关于人类NAFLD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资料,特别是包括NAFLD损伤全部疾病谱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目的是在成人NAFLD人群中评估肠道菌群失调和重度脂肪肝病变的相关性,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纤维化。
方法:
入组的57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NAFLD。利用16S核糖体RNA基因序列测定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分类组成。
结果:
30例通过肝活检证实为肝纤维化分级F0/1的患者(10例NASH)和27例具有肝纤维化分级F≥2的明显纤维化的患者(25例NASH)。在NASH以及F≥2的患者中,拟杆菌数量显著增加,而普氏菌数量下降。在F≥2的患者中,瘤胃球菌属丰度明显升高。通过多变量分析,拟杆菌丰度是独立与NASH相关、瘤胃球菌属与F≥2的纤维化相关。根据这两种细菌的丰度产生了3个亚组的分层,随患者NAFLD病变程度而增加。基于宏基因组分布估算,KEGG通路与NASH明显相关,F≥2的纤维化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氨基酸代谢明显相关。
结论:
NAFLD的严重程度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和肠道菌群移位相关。发现拟杆菌属与NASH独立相关,瘤胃球菌与显著纤维化相关。因此,肠道菌群的分析是在传统的NAFLD严重性预测因子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相关信息,对于治疗前/益生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代谢目标。
原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600078
“中国消化界”独家版权,欢迎个人分享。媒体或平台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侵权必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重磅好文,敬请持续关注“中国消化界”!!!
我是医生 说给你听
肖祥斌 胃肠科主任医师
→ 咨询给胃炎患者的几点意见:胃炎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而内痔又有一、二、三、四度之分,选择治疗方法必须根据患痔类型、轻重程度具体决定。如对症状较轻的一度、二度内痔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而对早期血栓性外痔来说,手术治疗效果要比用药好。
程芳 女性胃肠主任
→ 咨询给胃炎患者的几点意见: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
相关文章阅读
可在下面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免费通话,我们会第一时间拨打电话给您,全程通话免费。